
在匹克球比賽中,許多失誤並非來自技巧不足,而是因為「過早出手」。
「贏家訓練(Winner Drill)」是一項專為提升判斷時機與控球耐心而設計的練習。
透過遊戲化的得分機制,幫助玩家學會在穩定與進攻之間取得平衡,
了解什麼時候該出手進攻、什麼時候該繼續耐心設局。
一、訓練目的
贏家訓練的重點不在於速度或力量,而在於「判斷與耐心」。
它能幫助玩家建立正確的擊球策略與節奏掌握。
主要訓練目標:
- 學會判斷何時是最佳進攻時機
- 提升設置球點的耐心與觀察力
- 訓練比賽中冷靜思考與執行的能力
二、訓練設置方式
所需器材
- 2 支匹克球拍
- 1 顆匹克球
- 一面標準球網(或使用簡易網)
- 兩名玩家
設置步驟
- 兩位玩家分別站在廚房線(非截擊區)對面。
- 以「合作餵球(cooperative feed)」開始,
第一顆球由任一方輕推進行。 - 球一旦過網,即為活球(live ball),
雙方可自由吊球、推球或轉守為攻。
三、玩法規則
- 在對打過程中,若你認為下一球有機會直接得分,
必須在出手前喊出「贏家!」(Winner)。 - 之後擊出的球若真的致勝,可得 1 分。
- 若喊了「贏家」但球被接回、出界或未得分,扣 1 分。
- 若贏得該回合但沒有人喊「贏家」,則雙方皆不得分。
- 先達到 7 分 的玩家獲勝。
四、贏家訓練的策略重點
1. 觀察球的高度與落點
- 高於網帶的球通常是進攻機會。
- 若球深且低,應以吊球(dink)穩定節奏,不急著攻擊。
2. 學會等待「設局球」
- 比賽中並非每球都能直接得分。
- 使用連續的穩定球壓制對手,創造出高球或錯位機會。
3. 呼吸與節奏控制
- 在準備出手前先吸氣,擊球時吐氣。
- 穩定呼吸有助於保持專注與冷靜。
4. 建立決策信心
- 「喊出贏家」的行為能訓練自信判斷。
- 即使失誤,也能回顧出手時機與球路選擇,持續修正。
五、教練建議與進階變化
🔹 初階版本
- 僅限使用吊球(dinks)與輕推球(soft shot)。
- 目的是提升控球與觀察能力。
🔹 進階版本
- 加入推球(drive)與抽球(roll shot)。
- 增加節奏變化與真實比賽壓力。
🔹 雙打版本
- 四人同場進行,每位選手都必須各自喊「贏家」。
- 可練習溝通與團隊策略(例如:誰出手、誰設局)。
六、常見錯誤與修正建議
| 問題 | 原因 | 改進方式 |
|---|---|---|
| 過早出手 | 判斷不準或缺乏耐心 | 多觀察球的高度與旋轉,等待機會球 |
| 錯過進攻時機 | 過於保守或猶豫 | 訓練喊出「贏家」的果斷動作 |
| 揮拍過大導致失誤 | 緊張或用力過猛 | 放鬆手臂,保持短距離控制揮拍 |
| 只專注於進攻 | 忽略防守或設局 | 平衡控球與攻擊,避免單一思維 |
七、訓練頻率與時間建議
| 等級 | 每次時間 | 每週次數 |
|---|---|---|
| 初學者 | 10~15 分鐘 | 每週 2 次 |
| 中階玩家 | 20 分鐘 | 每週 3 次 |
| 進階玩家 | 30 分鐘 | 每週 3~4 次 |
💡 小提示:
結束訓練後可檢討「喊出贏家」的準確率,
了解自己在判斷與出手時的成功率,作為進步依據。
八、結語
「贏家訓練」是一項結合策略與心理層面的實戰練習,
能幫助玩家在比賽中更清楚地分辨什麼是高風險、什麼是高報酬的球。
當你能穩定控制節奏、精準選擇出手時機,
每一次擊球都將更有策略性,也更具威脅。
參考來源
- USA Pickleball – Skills and Strategy for Intermediate Players
- Mayo Clinic – How focus and patience improve athletic performance
-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– The role of mental discipline in sports performance
繼續閱讀
- 匹克球戰術簡介:交通燈策略(綠、黃、紅區法則)
- 加州小鎮投票禁止匹克球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
- 匹克球混雙男生搶球搶過頭導致輸掉比賽?不怕神隊手只怕豬隊友
- 匹克球場 Open Play 被把關?球友比賽場次黑箱作業?
- 史上第一部匹克球喜劇電影《The Dink》:Apple 買下版權,Ben Stiller 與 Jake Johnson 領銜主演



